English

舟山定海的历史价值

200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张一兵 我有话说

对于熟知鸦片战争的中国人来说,舟山市的“定海”是一个震聋发聩的名字。在那场战争中,与广州文官武将们的懦弱无能、一味退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守卫定海的三位总兵率领部众在炮台上、城墙上和古城的街巷中,与装备先进、狂妄嚣张的英国侵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先后以身殉职。县城被英军攻破后,县令姚怀祥誓死不与英军签订城下之盟,毅然跃进城北的樊宫池中英勇就义。

定海又是一座儒雅的古城。在我国近代工商和外贸史上,曾出现过一支极为重要的生力军——宁波商帮。他们活跃于上海、北京、天津、香港等通商大埠的工商界,大都积聚了巨额财富,且与政界、军界乃至文化界交往密切,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定海实际上是“宁波商帮”的发祥地。其祖上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他们成功的基础和出发点。他们中间较为著名的人物有朱葆三、刘鸿生、安子介、董浩云、刘显哉等。他们为定海人民留下了一大笔以儒商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经过历朝各代特别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设,形成了定海城独特的古城风貌。这里的许多民居的建筑风格既保留有汉文化传统,又吸纳了西洋石木结构的建筑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但是,由于受战争的破坏,定海古城中的建筑能够保存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康熙]《定海县志》中所记载的众多的庙宇、祠堂、衙署等,到民国初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在民国十五年的《定海县志》中,古城的城墙及护城河还是完整的,城南的郭城已有部分遭到破坏。从二十年代中叶到七十年代末,经过了大约五十年时间,古城的东侧和南侧,尚残留少量城墙的遗迹,本地人称之为“土城”,至八十年代修环城路时被基本铲平。至此古城的外围轮廓线已相当模糊,仅有部分护城河的遗迹可资参考。八十年代的定海虽然已经失去了宏伟的城墙、城楼,但古城内外仍然保存着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80%以上的街区还保留着民国以前的古老风貌,还可以被称为“历史街区”。这些遗产构成了定海申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不可动摇的物质基础。

定海之所以能够获得“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其主要条件有二,一是其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古城中大部分民国以前由传统民居和深宅大院组成的含有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街区保存完整,有着底蕴深厚的以建筑物、遗迹遗物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人文环境。可以肯定,地方政府争取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这笔祖宗留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为今人和子孙后代造福。

然而,数年之前舟山定海刮起了一股所谓“旧城改造”之风。光是南门大街的两侧,东大街和西大街交汇处,继之以北大街两侧,再蔓延到北部“旧城”区的许多个点和面。在这一阶段的“改造”中,被夷为平地的除了大片的历史街区外,还包括我国近代工商界巨子朱葆三等名人故居,宁波商帮又一著名人物刘鸿生的故居也被砍去了前面一大半。1999年春夏之交,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又开始了。这一轮“旧城改造”的结果是,东大街北部的东管庙弄以东、芙蓉洲路两侧,西大街南侧的一部分街区、北侧的大部分街区,北大街残存的部分旧街区,绝大部分被推倒铲平。至此定海古城中已经被“改造”了的“旧城”已经超过了一半。水泥盒子式的商品房将占据古城最中心最繁华的大部分地段,“名城”的历史文化信息载体即将消失殆尽。

这次作为诉讼标的两座历史建筑:一是地处西大街的蓝理总兵府,其最初的主人蓝理是康熙初年与施琅共同收复台湾为实现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总兵,其本人及子孙世居定海,现存蓝总兵府虽经历代改建修缮,但仍存清代初年的建筑构件,主体梁架的做法亦属清代早期,而檐廊、门窗、屋顶则是历次维修更换而成,既有清代后期风格,又含民国初期建筑的成分,是研究定海民居变迁史的不可多得的标本,况且现存古城唯一的建在院内的牌坊式“台门”,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早已有学者专门论述。二是地处东大街与芙蓉洲路交汇处的刘家大院,其最初的主人是民国初年定海籍名商刘显哉。他与名震一时的商界巨子朱葆三为忘年交,早年曾在著名的宁波商帮代表人物之一的严蕉铭先生手下“佐以副席之职”,以后独立经商,活跃在京津一带,声名大振,与政、商、学界名流交谊甚笃,为宁波商帮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家大院从建筑艺术上讲是以朴素实用为其基本特征的,而且建筑年代清楚,未经任何大修和改动,其梁架结构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亦有对传统做法独特的继承,是研究甬东传统民居少见的完整典型,其价值自不待言。刘宅在二审之后被拆除,损失已无法挽回;如再将蓝府拆毁,那将是更大的错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